香港三日游+港卡记录

2024年开始,我一直在支付宝上买纳斯达克和标普的指数基金。另外,由于上次讲到的,X 被我养成了,所以经常能看到很多牛人在谈论美股,我也开始了解了一些。之前也看有人在玩美股,据说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办一张港卡,所以就有了这次旅行。 不得不说,在查攻略这方面还是挺不错的。开始申请港澳通行证办理签注,然后花费两天年假,提前去广东深圳,带上爸妈一起去旅游,虽然对我来说不仅仅是旅游。 办理通行证各个地方各个省份的入口不一样,但流程大多相同:在网上预约,然后去线下填表、拍照、录指纹,之后会有工作人员问你去干什么。至于签注,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类型。另外,团队签和个人签其实没什么区别,不用太在意。 到达深圳以后,在酒店休息一晚。考虑如何去到香港,可以选择轮渡、高铁或公交,我选择的是高铁——速度最快,通关最便捷。从深圳北站前往香港西九龙站,只需要不到 20 分钟,人民币 ¥75。我没有体验普通的公交和口岸的过关方式,据说排队的人会很多,通关耗时更久。像坐普通的高铁一样,从深圳北出发,到达香港西九龙入关,然后你录入的指纹就可以发挥作用了。按下指纹后,校验通过会给你一张过关小票,这个小票一定要留好,后面办理港卡的时候会用到。 从西九龙站出来就能看到维多利亚港,对面的楼认识的不多,但牛逼就完事了。我是六点多从深圳出发,在香港的交通方面可以直接使用支付宝,需要提前在支付宝的左上角切换地址为香港,然后领取交通卡。大部分的公交地铁都可以直接刷码,只在三天的旅途中遇到了一辆司机说“请去下一辆,不支持支付宝”。乘坐地铁前往葵芳,从地铁站出来大概走不到 500 米就到达汇丰葵芳分行。因为老人出站时刷了码但反应慢了没出来,联系站务人员花费了一些时间。到达时已经 8:30 多了,这时候银行门口已经排满了人,大概有 20 多人。本着“既然来了”的原则,只能开始排队了。9:00 准时开门,这里的银行不像内地那么气派,面积不大,也没有前台,只有门口一个业务员问你要办理什么业务,然后他帮你取对应的号码。他讲粤语,我回答普通话:“办卡。”他没有回答,直接给了我一张号码:A17。等待的人比较多,座位比较少,老年人也比较多。 ...

2024-10-09 · 11 min

记录被喝茶这件事

常在河边走 特意打开 Twitter 看了一下,我是 21 年 3 月份注册的。现在看来,马斯克收购推特然后改名为 X 对我来说是一个利好,因为我只需要在地址栏敲一个 X 就能够联想到推特的域名(因为我已经把推特从我的 iTab 书签页里面删掉了)。为什么要删掉?就是这篇博文的原因。 18、19 年那时候我会上油管,看一下伟大祖国最近的军事发展科技成果,或者是关注一下一些旁征博引的野史。那时候推特对我来说和脸书一样,乏味,没啥意思。后来当它知道我是干什么的?个性化推荐开始,才开始觉得有点意思,至少比国内的平台更自由开放。我看到了很多程序员的分享,包括当然也有键政派,也有女菩萨派,还有裸聊派…… 崭露头角 直到 22 年推荐了我一个 李老师不是李老师 的账号,这个人进入我的视野,我发现我好像看到了什么不该看的,让我想起来那么一个图:一个猪趴在围墙上,看见几个人在杀另一只猪。 当然上网冲浪这么久也不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内容,虽然他一直出现在我的 timeline 里面,但是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关注他。 登峰造极 22、23 年我在北京,当时疫情发生了一些事情,一些血气方刚的大学生;上海也发生了一些事情,估计那段时间他也挺忙的,各种投稿,我都看了,但我没有任何表示,我也没关注他。直到有一天看他发了个帖子说不要关注他,因为有人因为关注了他被约谈了。好家伙,我心想幸好我没关注😅 与工作搏斗 2024 年,这份工作不像之前那么轻松,上班已经消耗了我一天的精力,下班只想躺着刷手机。在一次网上冲浪的过程中,我鬼使神差就点开了他的主页,看了一下他最近发的、但我没有关注到的内容。实际上我已经疲于应对我的工作了,甚至都没有精力去关注他发的内容,因为我关注了又能怎样,我解决不了任何问题。如果是别的任何一个正常的推特用户,那么仅仅是白白消耗了我 0.01 卡的能量,点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关注而已,但偏偏是他,让我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被各种找不到地方吐的恶心。 还是湿了鞋 那天早上刚骑车到车棚,接到一个电话,是家乡的地址。接听之后是标准的家乡方言,我从来没有听到过推特的方言发音,那天我听到了——我们那的方言在说“特”的时候让我觉得十分别扭,“推”也没好到哪里去。 ...

2024-08-10 · 4 min

祝大哥今年发大财日进斗金

好久没有更新了,借此机会更新一下。老早就看了天气预报,说今天会下雨,于是就做好了不出门的准备,一觉睡到十点多。一看窗外也没有下雨啊,但还是照计划行事吧,开启懒狗模式,饿了点了个外卖。 想起几天前就是 315,又爆了什么猛料呢?梅菜扣肉、某奶茶……触目惊心。可是仔细一想,央视那些记者真是习得东亚小岛传统技能忍者术啊,那叫一个能忍,暗中调查一年,然后在第二年的 315 憋个大招?已经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了。 说回点外卖,自从去年在北京住青旅找工作的那段时间,那时候在蓝鸟上看到一句话说“此时北上广的青旅里,挤满了找工作的年轻人。”我已经很少很少点外卖了。这次也是懒狗模式的缘故,美团送了个 30-10 的券,点了个杨国福麻辣烫。上一次点外卖也是这家,而且内容也都类似(千张、莴苣片、油豆皮、青菜……),我从不或者很少选肉、肉丸子,因为自从我听了一句话叫做“好肉不做馅”,就一直把这句话放在心里。 外卖到了,收到外卖员的电话了,打电话说外卖到了,我说好,出门去拿。打开门,他在门口,是一个看起来三十多不到四十的中年人。按照我点外卖的经历,有时候你接到电话,他其实才到楼下;等你想起来再去拿,外卖已经在门口,人早就走了。要么就是你收到电话时,外卖已经给你扔门口了,他也走远了。但今天不一样,他就在门口站着。我打开门接过外卖,说了声谢谢,就回屋了。其实到此为止,也不至于让我今天下午想这么多东西,以至于想写点东西。 下午,闲得蛋疼并不是卷的我,出门骑车去公司的路上,我收到一个电话。我一看是浙江杭州的号码,接过来,对面说:“大哥好,我是给你送麻辣烫的那个外卖员,麻烦您能给我一个五星好评吗?帮我过一下新手的任务,祝大哥今年发大财日进斗金。”我说好。其实我知道,当他说是过新手任务的时候,我就会决定帮他这个忙了。后面那句直接让我楞了一秒,我才憋出一句:“你也一样。” 虽然平时工作中,和外部一些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对接时,他们也会用一些谦辞——“大佬、老师、大哥、老哥”——但是这次不一样。他曾经就站在我面前,一个三四十的中年人,为了生计,为了通过美团外卖员的新人任务,把我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叫大哥。他可能是某个小孩的爸爸,可能是某个女人的丈夫,可能是别人的儿子。 ...

2024-03-17 · 2 min

随便写点什么吧

胡言乱语【1】 昨天去了西溪湿地公园,在网络上搜了下攻略发现,有收费区和免费区,而且景色还没什么两样,果断选择无成本的方案。免费的就是最贵的,结果就是人挤人,还有二货明明走在机动车道了,还不满足,还要并排着走(大有不服你来撞我的意思)。开车的人还不能鸣笛,只能找机会借对面的道绕过去,速度缓慢,走走停停。我心想要是开个油车手动挡走这条路,简直就是地狱级。 胡言乱语【2】 碰见一个三口之家朝我走过来,爸爸手里拿着两片叶子,放在嘴边吹响了。小男孩说:“看来爸爸在农村长大还是有用的(会吹叶子做的哨子)。”爸爸和妈妈都笑了,问他:“那你现在在哪里啊?”然后我已经走远了。一位寒窗苦读、艰苦奋斗的农村青年,终于在城市站稳脚跟,周末带着老婆孩子去感受城市里的农村(湿地)。 胡言乱语【3】 杭州是新一线城市,武汉也是新一线城市。武汉房价比不过杭州,东湖也比不过西湖。在历史气息这块,我想还不能直接妄下结论。虽然没有像杭州那样留下一首《忆江南》的诗,但是近代史很多关键性的事件也是在武汉发生的。 关于西溪湿地里高庄的历史 高庄又名西溪山庄,始建于清顺治十四年(1657)至康熙三年(1664年)之间,是清代文人高士奇在西溪的别墅。 高士奇,杭州人,其学识渊博,能诗文,擅书法,精考证,善鉴赏,被清人比作李白、宋濂一流人物,所藏书画甚富。康熙二十八年(1689),康熙南巡时,曾临幸西溪山庄,并赐“竹窗”二字和诗一首:“花源路几重,柴桑出沃土。烟翠竹窗幽,雪香梅岸古”。 传说康熙曾南巡到西溪,独与高士奇泛小舟至高庄观览良久,高士奇将康熙驻趾之亭取名为“宸览亭”,亭柱上有楹联:“翠辇曾停红莲依旧,宸游不再斯事难逢。”居中的石碑上四个大字“高庄宸迹”,此处就是当年康熙皇帝留在西溪的胜景遗迹。” 因为是在免费区,人更多了,大部分都是穿着古装在摆拍的,不得不佩服妹子的专业能力,还有道具的书,捧在手里,拿着小扇子。 而我只是看着水池边的白条,但凡有个网兜,捞起来炸至金黄,还真是美味😋呢。

2023-10-29 · 2 min

折腾博客的意义

WordPress 没有像大城市里的 Z 时代青少年一样在初中高中就开始折腾各种网络安全、编程技术、折腾博客,我在大二时才有建一个网站的想法,买了阿里云的 ECS,买了域名,装了宝塔,然后 LNMP 一键启动,WordPress 无脑梭哈,还折腾了备案。但是除了写了几个测试的文章,后面连续费云主机的动力都没有了,于是索性连域名也卖了。记得好像是十几块钱买的,还卖了 9 块钱。我的博客从网络世界消失了。对于我来说,我知道了原来网站是这么运行的,原来还有宝塔和 WordPress 这么牛逼的工具,原来备案 TM 的这么麻烦! Hexo 再后来技术上走向正规,经常查一些技术文章,看到别人写的博客,知道了 Hexo,知道了 GitHub Pages,开始折腾静态博客,使用 Hexo 和使用人数最多的主题 Next,再结合网络上的各种方案魔改。当时我想的就是“整挺好,以后就这样不换了”。Hexo 是截止我写这篇文时用的最久的框架,相处久了,了解的多了,遇到麻烦的次数也就多了。 VuePress 期间还折腾了文档站点,看到了别人的文档站点挺好的,我的一些文档也可以放进文档站点作为文档库啊。然后又开始了 VuePress、Docusaurus,因为抱着一旦启用就不换的决心,每个方案都折腾了不少时间。最终我的 GitHub 仓库还残存着一个 Docs 的仓库。然后我发现文档这个东西就是个伪需求,就此作罢。 Hexo in Docker 一开始 Hexo 运行在 Mac 上,我不敢随便重置系统。后来对 Docker 的运用加深,开始折腾在 Docker 里运行 Hexo,也还算顺利。Dockerfile 存在 Dropbox 里,存在 iCloud 里,非常的安稳和踏实。但是后面的事告诉我事情没这么简单:Dockerfile 中每次都拉取 latest 的 node 基础镜像,git clone 也是每次都是最新的,导致版本不兼容时就会有报错,或者是警告。这个问题不是不能解决,指定版本就好了呀,是的。但我还是开始嫌弃 Hexo 了,甚至我都没有继续写下去的动力了(借口)。在群里吐槽 Hexo 的问题的时候,馆长说那你可以用 Hugo 啊,就一个可执行文件。此时 Hexo 的种种不好,都浮现脑海:速度慢,环境麻烦,node_modules…… Hugo 终于下定决心,试试 Hugo。 brew install hugo hugo new site blog cd blog git clone [你的想要的主题] themes hugo new post/first.md hugo server -D 不行我要开始无脑吹了:把之前的 blog 的 Markdown 文件复制到 Hugo 目录,生成速度嗖嗖的。我选的非常精简的主题,摆脱了 npm,摆脱了 package.json,整个主题非常的简单、简洁。以前 Hexo 需要安装插件实现搜索、字数统计,Hugo 全都聚合在了一个可执行文件里。有好处也有不好:好处是,不用折腾了,啥都有;坏处可能就好像花钱买了不需要的东西,目前这点坏处我是无所谓的。 ...

2023-08-28 · 4 min

我国开源软件开发者数量突破 800 万

根据 4 月 17 日央视新闻联播的报道,引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消息,中国开源软件开发者的数量已经超过了 800 万,位居全球第二。开源软件是一种通过分布式手段开发的软件,具有公开、可使用、可修改、可分发等特点。央视新闻联播发布了一条简短的视频消息,宣布了这一消息。 ...

2023-04-18 · 1 min

对待工作的十个层次

如何把事情做到位(对待工作的十个层次) 一、那些总是能把事情做到位的人 在当前的组织里,各式各样的事情很多,各种各样的人也很多,但是真正能把事情总是做得非常“到位”的人确实不多。留意观察后,你会发现这种总是能把事情做到位的人有这样的特征: 【小事情也可以做得不同】原本那么一个平平无奇、日常总在做的事情,在他接手后,就突然被发现里面隐藏的问题很多,通过解决这些问题,这个原本普通的事情价值突然变得很大,成为了近期组织讨论的热点。 【大事情非他莫属】当团队临时接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,这时候就算他手头被其他工作占用、有其他人时间上更合适,领导也会把这个工作交付给他,就算要为此安排复杂的工作交接也在所不惜。 所以,我发现,成为这样的人,做什么样的事情不重要,重要的是你可以把事情做到什么程度。 二、对待工作的十个层次 能把事情做到位,一定不是靠“运气”,而是靠做事情的人的“能力”+“态度”。“能力”基于不同的事情各不相同,这次我们也不打算探讨这个方向;我们来分析一下“态度”是怎么影响你把事情做到什么程度的。 回顾和分析自己及周边的人做事态度,我尝试量化地拆分了一下做事态度的 10 个层次(如下图): 不参与(0-3) 这个部分不是重点,但如果真的有人是这样面对工作的,那我只能劝你先面壁自省一下了。 由于正当原因、合理的不参与,暂时不放在这个范畴里讨论,我们先忽略这种情况。 低参与(4-5) 【4】,只参与讨论不投入行动。 这样的人,只动嘴不动手,既不能真的深入了解这个情况的详细情况,也不能给组织解决任何问题,最后沦为这个事情的看客。 【5】,只参与指定给自己的行动,不对行动结果负责。 这样的人,就像一个机器人一样,只是一个执行者,不会动脑子思考,最终,除了操作上更熟练了之外,谈不上积累了什么经验,可能一件事情做了很多年,也不了解业务背后的核心逻辑。 中参与(6) 【6】,参与行动,也主动关注和自己行动相关的风险,但忽视整个工作的价值是否达成。 这样的人,看上去兢兢业业,但永远只是一个局部负责人,缺少全局视野和思维,职业发展缓慢而艰难。 高参与(7-9) 【7】,不光完成好自己部分的工作,推进整体链路价值的达成,成为该事项的 leader。 ...

2023-04-18 · 5 min

聊聊 ChatGPT

现在开始写这篇文章是不是有点晚了?毕竟连村口大妈都知道 ChatGPT 是什么东西了。其实,早在去年发布的时候就已经听说了,但并没有实际去感受它的威力,因为也了解到注册是有一定门槛的。直到今年春节过后,经常看到群里发的聊天截图,于是就自己也注册了一个。当时还没有上微博热搜,也就没有火到连村口大妈都知道的程度。解码平台的价格相对来说还挺合理,后来解码平台的价格也一路水涨船高。我也开始问身边的朋友:“你们注册了吗?没注册赶紧上车吧。” ...

2023-04-13 · 5 min

不想解决问题,只想解决提出问题的人

解决提出问题的人,网络流行语,评论社会事件时的常用讽刺,全称为“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是解决提出问题的人”。常用于某人揭露社会现象后又被利益相关方打压以至于消声的情况。网络上曝光恶性事件的个人通常没有有力的后盾支持,很容易遭到被曝光方的施压,甚至被恐吓和威胁。许多曝光者刚刚揭露事态的冰山一角,其发声渠道就被迅速封禁,公众关注度慢慢降低,最后恶性事件本身并没有任何改变。或是曝光者在爆料中口风突然急转直下,明显能看出被公关的迹象(比如删光微博,只留下一句“我还要生活”)。 这种情况下网友就会以“很好,解决了提出问题的人”嘲讽被曝光方。 ...

2023-03-15 · 2 min

关于我阳了这件事

因为各种憋不住的人的各种闹腾,实在没办法了,只能开躺了,不用查 48 小时核酸,绿码就能进楼,火车站机场也不用再查核酸,然后全民开躺。多久没敢说话的砖家叫兽又出来了,说奥密克戎的毒性已经很低了,咦?你上个月还不是这么说的啊。没办法,个人没办法改变全局,砖家叫兽都说了,最后八到九成的人都会得。本来这事我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的,只是我没想到会这么快,我药还没买呢。 ...

2022-12-10 · 9 min